塘沽洋货市场内销售的多为粗包装的海鲜产品。 张勇智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面对滨海新区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新区本土旅游食品市场开发也同样慢半拍。
外地货悄然抢占市场份额
昨日,记者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洋货市场发现,偌大市场内,仅有一家以北塘虾酱为特色的专营店,但开发出的精包装品种相对较少。各摊点经营的本土特色海鲜旅游食品主要以散装和粗包装为主。上好的汉沽干对虾,不经任何精细包装,更没有注册商标,直接盛放在纸盒箱内售卖;北塘虾酱则大多被盛放在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及标签的塑料桶内,露天散卖;其他海鲜加工半成品也大都盛放在塑料袋内面向游客销售。记者看到,由于售价十分低廉,加上塘沽海鲜品知名度高,销售十分看好,不少游客甚至一次就买走十几个品种。
一位在洋货市场从事多年海鲜生意的业主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由于本土海鲜干货食品不注重品牌经营、市场开发和产地保护,目前来自山东烟台、河北秦皇岛等外地海鲜加工品正不断涌入该市场,已占到市场份额的近四成。记者看到,来自秦皇岛的某品牌精细真空包装海鲜产品,带有注册商标,打开后可即食,携带方便,每个售价1.5元至2元左右。据介绍,这种个性化的海鲜旅游食品大受年轻顾客以及孩子们的欢迎。
记者昨日走访塘沽以及开发区的部分大型超市,发现同样难觅具有品牌知名度的本土旅游食品,然而,来自天津周边省份以及深圳等地的海鲜包装食品纷纷来“沾光”,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旅游品开发项目已启动
据了解,塘沽一带海鲜加工品一直知名度较高,像北塘虾酱、驴驹河蛤蜊干等在一二十年前曾在北方市场享有美誉。但近些年,市场开发明显不足,已被外地产品迎头赶上。一位60岁的塘沽居民告诉记者,“现在有些超市卖的外地包装海鲜产品,过去在塘沽都是下脚料。”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先生告诉记者,塘沽的海鲜食品虽说货品不错、价格也便宜,但买回去送人却难显档次,一些刚捕捞上来的海鲜则不容易携带。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旅游食品开发方面,新区不仅品种单一,经营模式落后,市场经营额也明显不足,目前新区仅有一两家企业在从事海鲜旅游食品的开发。同时,市场经营秩序有待规范,部分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遭遇假冒,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产品声誉。
对此,滨海新区商务委旅游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新区从今年起已启动本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及食品的开发,重新征集、梳理产品名录,打造扶持北塘虾酱、汉沽食用盐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较高市场美誉度的品牌,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本土行业开始“谋变”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天津旅游及餐饮业内的有识之士已开始“谋变”,并吸引了民间资本的进入。一直做北塘虾酱旅游食品的沙忠彬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创立的公司近两年已开发出各种不同包装形式的虾酱及虾酱相关产品,并注册了商标,营销上则与“狗不理”展开合作,贴牌销售,并已计划近期开发北塘海鲜精包装的休闲食品。
同属于民营企业的天津开发区老北塘家食品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老北塘”虾酱系列产品不仅市场份额逐年增长,目前已在本市部分大型超市和旅游景点销售,据称市场反响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