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路上的“流动摊贩”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自4月1日实施以来,已经过去46天了,本报5月11日推出《全城搜索身边“违规”细节》报道后,本报热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针对反映强烈的“狗患”问题,本报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受到读者好评。从近日的热线电话来看,“占路商贩屡禁不止”“马路市场回潮”现象成为市民关注的第二个焦点问题。小贩是如何与执法人员周旋的?执法人员在管理中又有何难点?本报记者对占路经营的小商贩和综合执法队员进行了采访。
水果摊贩小刘:我被执法的46天
小刘(化名)干水果摊已经两三年了,因为只是小量上货,利润有限,至今也没有进入正规市场租摊位经营。《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小刘一直东躲西藏地卖水果,每天注意最多的不是顾客,而是城管执法人员。用小刘的话说:“还想接着卖就得眼神活点,时间紧点,专门找执法人员休息的时间出摊,看情况不对赶紧跑。” 新规实施最初半个月没出摊昨日下午1:15左右,记者在和平区紫阳路上看到了小刘,虽然下着小雨,路上没几个行人,但他还在卖他的水果,一辆三轮车上搭一木板就是他的摊位。“过一夜就烂了,就是再难,我今天也得把它们都卖了。”
市中心繁华地带,人员流动量很大,小刘的水果卖得挺快。不到半个小时,小刘的摊上就只剩下两个巴掌大的一小堆儿了。卸下了生意的包袱,小刘才操着河南口音打开了话匣子。
小刘岁数不大,看上去也就20出头,但摆摊好几年了。“没有固定的地点,来了现找,哪没人去哪。”小刘以卖水果为主,什么现成卖什么,工具就是一辆三轮车。因为和平区居民密集,多数情况下不愁卖,收入还算可观。
4月1日,《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占路摆卖管得严多了。小刘也避了一阵风头,躲在租住的房子里,没出摊。大约半个月以后,他才试着出来。每次不敢多上货,带一点东西卖卖就得。“没出摊的这些日子,我曾经想过以后不干这个了,但最后还是决定卖水果,毕竟这行干熟了。”
执法人员中午休息抓住空子重出江湖
在出租房避风头的日子里,小刘也多次出来探风,发现一些小贩躲到了楼群里卖,经过和小贩们闲聊,他得知中午这个时段一般是执法人员休息的时间,很少有人上路治理,小刘决定抓住这个空子。
“最初是在附近的楼群里卖,贵阳路、四平西道、营口道,附近的这几条路我都卖过。骑着三轮,水果放上面,撩起苫布就卖货,城管来了,放下苫布就走人。”说起跟执法队员的“游击战”,小刘露出些许得意。
“在楼群里卖比较稳当,但是人流小。”为了多挣点钱,小刘还是大着胆子回到马路上去卖。
“十字路口人多,但是太显眼。我就到路口附近去卖,找一个守着路口旁边还有小区的地方,城管一来,我就往小区里跑。”小刘说,已经算准了城管的时间,“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是城管吃饭休息的时间,我就到人多的地方去卖,城管一来,我就收摊。赶上运气好的时候,一中午就卖完了。”
但来回躲避执法人员让小刘的生意做得很不踏实,有时一天就要换两三个地方,赶上“风声紧”小刘就停两天。但小刘也有“失手”的时候,不久前,小刘在紫阳路附近的一条道路上卖柚子。没提防,综合执法队员“突然冒了出来,我正给人拿货,没来得及收拾,就被他们看了个满眼”。当天的结果是,小刘的货物被综合执法队员扣了。
遇到城管别硬扛态度端正多哭穷
“对待城管,我的态度是,尽量躲着走,别让他们看见。万一被抓个正着,一定不要硬扛,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态度一定要端正,多哭穷。”对待城管执法,小刘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的原则是:别吃眼前亏。
“眼神活点,别光看有没有人买你的货,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给人拿货,也要用余光看着远处。”小刘说,“其实,城管执法人员的车和制服都挺有特点的,只要他们出现在我视线以内,不管多远,我都能知道城管来了。”
因为有了这一身“硬功夫”,小刘这些天一直在出摊。每次他都是中午出摊,顶着太阳卖水果。不管水果卖没卖完,在城管到来之前,他都会赶紧转移。“剩得不多,社区里再摆一会,也能卖出去,总比被扣了强。”为此,他又被晒黑了不少。
小刘说,他来天津三年了,除了卖水果还没尝试过别的营生。“其实,我也不想过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也时常梦想着自己有一个正规的水果摊。”
对策﹒游击战
小摊贩:综合执法总不能天天盯着
盈江里社区占路市场是困扰居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一个不大的社区,曾经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摊点,鼎盛时期,居然有600多个摊位。居民出不去门,睡不好觉,连卖房走人都变得困难了许多,因为小区环境太差,卖不上价。
4月1日,《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实施后,本报曾经曝光过包括盈江里社区占路市场在内的三大“霸摊”,引起南开城管综合执法局的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对这里进行治理,当时效果还不错。但是后来,有市民反映,这里的小贩跟执法队员打起了游击。
近日,记者再次到盈江里实地采访。中午12时许,盈江里附近华宁道,这条前不久还挺清静的道路,突然间热闹了起来,路两旁小摊贩们所卖的东西,吃喝穿用全齐。一个卖西瓜的小贩把摊点摆到了路中间,骄阳下,西瓜瓤红得耀眼。盈江里小区比以前清静多了。“只在早晚有占路摆卖的,也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他们都是偷着卖,每个门口都有一个放哨的,综合执法队员远远地刚见个影儿,放哨的就喊:‘来了’,所有的小贩就都收拾东西赶紧跑。”居民贾大娘说:“因为小区里管得严,好多小贩都跑到附近的路上去卖了。你们看到的华宁道上的摊贩就是。”中午1:50,陆续有小贩推着三轮车返回,车上是被苫起来的菜。
一位女摊贩称,她就住在盈江里,下岗后以卖菜为生。现在,小区里不让摆就到外边路上去卖了。“下午再出摊,中午人少就回家休息一会儿。”她说,她的“摊位”本来在小区一入口的地方,下午还准备到那里去卖。
下午5时,记者再次来到盈江里,虽然正值摆摊高峰,但这里只有零散几个摊贩,还都缩在楼栋口,偷着卖。华宁道上更是清静,一个摊贩也看不见。与之相对应的是,附近华宁南里、华宁北里两个社区却人满为患,小贩们几乎都转移到这两个小区来了。
综合执法:午间占路摆卖是盲点
和平区城管综合执法局第三大队绵阳道中队柴队长接受采访时称,流动摊贩午间摆卖是城管执法的盲点。 “紫阳路和绵阳道市场存在20年了,以前绵阳道和紫阳路交口附近两条路上都是摊贩,最多的时候,有四五百人。”柴队长来和平区综合执法局10年了,是一位老资格城管。
据其介绍,这些占路摊贩中,既有绵阳道和紫阳路两侧的居民,也有来自河西、南开、红桥、河东的流动商贩。以前,城管也曾联合街道、工商、卫生等多部门治理过,但一个星期左右又回潮了。“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整治,连续三个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摊贩明显减少,甚至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又经过这段时期的治理,每天执法队员从早6点到晚12点,全天巡逻,流动商贩只能看到两三个。”
即使如此,仍然有执法的盲点。“中午,执法队员吃饭休息的时候,就会出现市民反映和记者看到的小商贩。现在,市场上还有几个商贩是辖区里的困难户,对他们尽量规范,不让他们占路。但是,那些流动商贩不太容易规范,他们总是赶在中午休息时出来。”为了治理这些流动小摊贩,最近,执法队员又出了新招儿,他们分成两个班组,轮流吃饭,以确保随时有人在路上巡逻。但是,毕竟因为人力有限,仍然难免有不到位的时候。柴队长说:“区里对这里很重视,已经立项了,准备在附近建一个公益性的市场,届时这些商贩可以去那里,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可以有效地缓解这里的占路摆卖。”(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