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青的大头娃娃深受中外游人喜爱摄影记者 孙震

中外宾客参观天津馆 摄影 孙震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天津周活动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天津馆与华明示范镇案例馆人气爆棚,而50余场综合文艺演出、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街头巡游、区县文艺展演、旅游推介以及世博会天津专题论坛及招商、津沪旅游联谊会等园外活动,也都为中外游人献上一道道精彩纷呈的津味盛宴,并在上海世博园掀起了一股天津热。
文化演出——
展示深厚文化底蕴
天津周是世博园自开园以来举办的第二个地方活动周,5月9日至13日举行的天津活动周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全面展示了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海内外游客充分领略了天津的城市魅力和海河儿女的风采。天津港公安局警官乐园进行的军乐表演、和平区文化宫表演的古典戏法、北辰区天穆镇文化站演出的花样踢毽子、以杨柳青木版年画取材编演的舞蹈《五子夺莲》,以及舞蹈、杂技、民乐、京剧联唱、二重唱等50余场综合文艺演出,为中外游人献上一道道精彩纷呈的津味儿盛宴。
特别是每天中午在园区内举行的以“津舞世博”为主题的街头巡游活动,更是让游客对天津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刚劲有力上下翻飞的汉沽飞镲、活灵活现吉祥喜庆的大头娃娃、姿态优雅韵味十足的服饰表演都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特别是杨柳青的大头娃娃,其活灵活现的神情、俏皮可爱的动作吸引了最多的闪光灯,不少外国游客更是主动“献吻”、合影,甚至跟着音乐一起跳了起来。很多没有来过天津的外地游客也听说过杨柳青年画,看到以杨柳青年画为蓝本创编的舞蹈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原来杨柳青年画里的娃娃还有舞蹈,真有创意。回头有机会一定要去天津看一看。”
天津馆——
四海宾朋由衷赞许
原本就客流不断的天津馆,在天津周活动期间更是人气爆棚,整个天津周期间平均每天参观人数达到2万人。许多参观者在尾厅的电子留言台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天津真美、电影很震撼、希望天津发展得更好、天津加油”等言语饱含了对天津的期望。
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客人参观天津馆的也不少,一些国家的部长、市长和国家馆的馆长也在天津周期间专程造访天津馆,并纷纷称赞天津发展潜力大,祝愿天津明天更美好。天津馆新奇的电影厅设计和为此次参加世博会专门拍摄的高清宽幕动感影片《舞台》特别受到参观者的赞许,一些人在看完电影之后,不由自主发出感慨:天津太美了,我真想立刻去天津看看。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马宝山称赞天津馆“以创新的视野展现了天津的未来”。波兰馆总代表安娜·乌鲁贝尔女士评价天津馆“非常漂亮,我很喜欢,我被天津的城市发展所触动,很想亲自到天津去看看”。
华明馆——
亲历者讲述新生活
在天津周期间特别设立的华明镇日,让这个入选最佳城市示范区的天津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据了解,天津馆华明示范镇案例馆平均日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天津华明示范镇特别日当天,参观人数超过6000人。世博会正式开园以来,短短13天的时间,就有超过3万人领略了华明镇的风采。竖立在华明馆门口的由1万名华明人笑脸组成的“华明的微笑”笑脸墙成了游客合影的焦点。
在华明馆里,展示老华明12个村庄的农民在实施宅基地换房政策前后真实情况的液晶触摸屏,展示住宅、社区环境、医院、学校等20组新旧华明的对比照片的多媒体智能刷屏装置,通过非接触交互式投影系统在地面及墙面上投射出虚幻的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荷花盛开、芦苇被微风吹拂等生动场景的华明自然生态廊等,都成了场馆中的热点。华明展馆所展示的老华明落后的生活状况与新华明人的生活面貌,令参观者非常感叹。
华明展馆的讲解员魏同婧是一个华明人,也是华明从脏乱差的城郊农村变身为繁华亮丽的秀美城镇的亲历者。每次在给游客讲述华明作为天津市第一个以“宅基地换房”的试点城镇给华明人的命运带来的根本改变,讲述华明人感受幸福、憧憬未来的美好情怀时,她都无比自豪。“几年前,华明镇那低矮的房屋、简陋的院落、坑洼不平的土道,祖辈村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我还记忆犹新。这也就让我更加珍惜华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人来到华明,感受华明,爱上华明。”
60多岁的张大爷是个“老上海”,在看过广场上的特别日演出之后,他就直奔华明展馆而来。在展馆里他用相机把展现华明变化的照片都认真地拍下来。“希望华明的案例能给别的地方以借鉴,让农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有机会我一定会到华明镇去亲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