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听功,盲人打乒乓球全靠听
8日晚,“威纳邦杯”2010年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在石家庄开幕。在昨日第一天的比赛当中,有一个相对“安静”的项目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也吸引了媒体们的“长枪大炮”,这就是有40多名盲人运动员参加的盲人乒乓球项目。
据介绍,这是盲人乒乓球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级的比赛当中。昨日下午记者特地观看了一场辽宁队袁博与北京队陈芳晴的比赛。
■开赛前,志愿者要把球交到队员手中
赛前要戴眼罩
比赛前,两位小姑娘都戴上了一个眼罩。
辽宁队的教练员宋宝芹向记者解释称,戴眼罩是为了使比赛更加公平。因为参加盲人乒乓球项目的运动员不全是完全失明的人员,也有一些能看到一丝光亮的人员。“如果都戴眼罩了,大家就都处于了同一起跑线。”史桂兰称,这也是盲人乒乓球项目的可推广性,“正常人也可以蒙上眼罩打一场比赛。”
宋宝芹称,按照要求,裁判员会在比赛前检查双方球员的眼罩是否合乎规定。然后,将双方球员带到比赛球台前。
球从网上过要扣分
记者看到,与普通的比赛球台相比,盲人使用的乒乓球台在长、宽、高上均相同,但稍稍进行了一些加工。
首先球台四周都加了高为1.5厘米的“棱”,打在“棱”上不出球台就算得分。其次,中间横网要抬高,远离桌面4厘米,比赛当中乒乓球须从球网底下滚动过去。如果按照正常的比赛则要从网上过去,“那样就是违规,要失分了。”
乒乓球会“唱歌”
开始适应球台了,袁博与陈芳晴拿出了各自的球拍。记者注意到,两人使用的球拍是正反面都不带胶皮的四方形木板。宋宝芹解释说,没有胶皮的球拍击打乒乓球会不容易让球弹起来,球会比较“老实”地在球网下滚动,此外也容易与乒乓球击打出声音。
在双方练习当中,记者听到她们击打的乒乓球不断发出声音。原来盲人使用的乒乓球是经过特殊加工的乒乓球,里面加入了四个滚珠,球员便是靠“歌声”判断来球方向。
本次赛事的盲人乒乓球项目裁判员朱素英说,该乒乓球重量在3.6到3.8克之间,直径为38毫米。
■比赛中,运动员不时用手触摸球台中心标识,以确定自己的站位
摸球台确定站位
比赛开始了,在这个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内的比赛,整场比赛中除了裁判员的声音外,便是滚动的乒乓球声。比赛现场也要求“安静”,与大家印象当中乒乓球喧闹的场面相比,更像在观看一场斯诺克比赛那般要求严肃。
“发球了。”不论是袁博还是陈芳晴发球前都会喊这么一声,而接球的一方则会很快回应“好”。比赛后,记者了解到,当裁判每一次宣布发球后,发球的队员都要在10秒内喊一声“发球了”,接球的球员也要在10秒内喊出一声“好”,否则失分。
比赛当中,两位姑娘都是侧着头距离球台很近,“听”着乒乓球滚来,然后作出判断。据了解,两人练习盲人乒乓球都不过几个月,生疏的“技术”时不时让两人挥拍后与球“擦肩而过”。陈芳晴还时不时摸下球台,赛后她称,那是在确定自己的占位,因为每一次发球必须发向左侧,否则失分。
■赛中暂停,教练传授战术
比赛要有第三方帮忙
两人比分变化很快,第一局失误相对较多的陈芳晴以2∶11结束了比赛,第二局陈芳晴虽然努力追赶比分,但仍然以11∶13输掉,从而输掉整场比赛。
在袁博与陈芳晴的比赛及其他比赛当中,记者注意到,每一场均有一名志愿者负责捡球。有几次,乒乓球停在了球台中间,双方球员都努力伸着脖子向前听着,十分茫然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志愿者会将球拿回,裁判员裁定重新发球。
■ 新闻纵深
盲人比赛目前最大问题在规则
据悉,盲人乒乓球项目起源于日本,已有将近20年历史,中国是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展这项运动。据了解,在盲人乒乓球项目上,天津、辽宁、北京等队相对开展得较早,已有五六年的历史,而河北、山西等队,则是在本届锦标赛的上个月才开始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