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091215/20091215173032610.jpg)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日,很多市民都将目光投向了国家标准委员会新出台的关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新标准。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它的受众面比较广。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2亿辆电动自行车,如果按照新标准执行的话,速度在每小时20公里以下,重量在40公斤以下执行的话,将有80%的电动自行车超标,同时也意味着有将近1亿辆电动车的身份将会变为机动车。这样的话,车主必须去考取驾照、为车辆上牌照、缴纳保险等等。无疑将大大增加出行者的成本。目前,电动自行车主要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工薪阶层和普通大众,大多数人难以承受这些成本。从道路安全角度考虑,这么多的电动车驶上机动车道,既增加路堵又会增加事故概率。从行业发展考虑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新标准的出台对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天津自行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主任邢纪骅告诉记者说,新电摩标准是采取了低限制的无缝对接方式。一般对交通产品,在设定技术规范的时候应是采取高限设定。设置时速大于20公里、重量大于40公斤这是低限制。采取低限设置的同时与使用10年的老标准对接,这对整个行业来讲影响是很大的了。现在好多厂家没有生产电摩的认证资质,就不能开发这个产品,企业的生产空间被压缩。这一标准出台以后,也没有相关正财来保护,大量的库存产品卖不出了,就造成了库存积压。库存积压一位这企业债台高筑。目前,国内市场并没有完全复苏,企业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摩托车标准出台等于给企业雪上加霜。
骑自行车太累,买汽车太贵。这是普通工薪阶层的普遍想法,正式在这个思想的夹缝中,电动车以轻便和价格适中拥有的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据市民反映,骑电动车出行方便、环保、经济、速度快、省力气等特点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而电动自行车企业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但是新标准的出台使得电动自行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交通时空节目由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天津电视台提供)
![](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0903071739573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