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天津 |
美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做客天大:大学生要学会批判思考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7-21 17:21:17 |
概要:7月17日14:00,瓢泼的大雨,从北京一路下到天津。但朱棣文还是准时如约来到了外祖父的母校——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正装穿扮,白色衬衫、深色西装、深色领带,目光深邃,成为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
|
|
|
|
|
朱棣文在天津大学做演讲。 |
人物简介:
朱棣文于194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中国江苏省太仓。1997年,他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成功地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三人同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12月,他被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名为能源部长,2009年1月2日宣誓就职。
60年前,当李书田离开北洋大学,远赴美国执教时,绝不会想到60年后,他的外孙会像当年的他一样,重新站在北洋大学的讲台之上。这个外孙的身份虽然不是北洋大学的院长,但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华裔这三重身份,已足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7月17日14:00,瓢泼的大雨,从北京一路下到天津。但朱棣文还是准时如约来到了外祖父的母校——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正装穿扮,白色衬衫、深色西装、深色领带,目光深邃,成为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能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上都站满了慕名前来的同学。在切盼和期待中,朱棣文终于走上讲台,场上立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足足持续了近一分钟。
演讲一开始,朱棣文没有马上进入正题,而是先展示了几张家族老照片。“这是我的外祖父,这是我的父亲和母亲……然后,有了我……”随着幻灯片的不停切换,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胖娃娃”,朱棣文笑着说,“这就是我。”“我的外祖父早年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今天我能在这里演讲,感到骄傲和自豪。”泛黄的相片,平和的语气,和蔼的笑容,一下子拉近了台上这位美国华裔部长和台下天津师生的距离。
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最重要
朱棣文说,中国人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已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高科技商业发展领域,却罕有中国人能成为国际性跨国企业的总裁或主管。不过朱棣文认为,此种情况并不值得担心。虽然在成熟的跨国企业中,华人担当管理层的比例较低,但是在统计的500强企业中,新兴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当中,不少新兴企业均是由华人创办或出任总裁的。
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除了靠本身的力量外,引进外资进行技术转移是较为快捷的方法。朱棣文说,发展高科技对中国未来的繁荣很重要;朱棣文指出,中国发展高新产业不仅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人才培训、技术人员对高新技术的态度也十分重要。中国目前与跨国企业以合作伙伴的形式组成策略性联盟,中国可藉此吸取外国技术。他认为,最重要是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中国最终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科学这一领域,朱棣文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同等的创造力。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朱棣文相信,到了一定阶段,国家对科研会有更多的投入,中国的科技及工业基础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提高。他十分愿意在这些领域,特别是发展科技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说:“中国的建设,不单是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重要的是要超越。”
朱棣文说,中国最宝贵的资产是人,中国人勤奋而善良,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对中国而言,未来的发展走向是很重要的事。“我认为目前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在往正确、好的方向走。对科学来说,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年轻科学
家首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获诺贝尔奖的是很好的科学家,没获奖的可能是更好的科学家。不应为获奖而学科学,要对科学做贡献。”
取得诺贝尔奖要靠聪明和运气
1997年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后,第五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家。事实上,海外华人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上均取得超卓成绩,但究竟何时,中国的科研部门,才能真真正正冒出一位诺贝尔新星?朱棣文认为,中国采取与跨国企业结策略性联盟发展科技的做法,方向正确,而中国更应透过此方法引进技术,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朱棣文又向有意问鼎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授予锦囊,要得到诺贝尔奖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聪明、二是要靠运气。
朱棣文所指的诺贝尔得奖条件,当然不是单单的“一命、二运、三风水”。他解释说,除了聪明外,运气对取得诺贝尔奖亦是十分重要的。但要运气降临,科学家便要有先进的技术,有了技术后,再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上的突破,进而获得发明的成果。
气候变暖需要全世界关注
朱棣文演讲的题目是《能源与气候:共同的挑战,共同的机遇》。显然,这位学者出身的能源部长的演讲充满了学术味,而且非常严谨,他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数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幽默。相反,他的幽默不时让同学们发出会心的笑声。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朱棣文介绍了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来的“如何开采能源”的方法,希望能利用地球引力的作用来开采、利用能源。朱棣文说,近几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他还特别谈到因为气候变暖,中国沿海的海平面一直在上升,是值得关注的。而中美两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占到了全球的42%,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作为新任的能源部长,他在今后的任期内将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努力。朱棣文说,希望能通过全球合作来实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还包括很多其他环境问题也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合作来解决。其中包括修建节能经济的建筑、开发利用核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能源危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建筑节能设计、能源作物的种植……朱棣文的演讲还提到了不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观点。例如他提到把屋顶都漆成白色,可以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热量,降低温室效应。他建议中美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强技术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朱棣文引用了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句名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
大学生要学会批判思考
不会说中文,成为朱棣文终身的遗憾,但无法用中文沟通,阻碍不了他对中国科技事业的热情和对中国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关心。早在1998年,朱棣文就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且经常访问中国,促成了多项合作。
他认为中国的大学生们都很聪明,但不要感到满足,不要就此停步。即使一个小问题也要试着找到几种解决方案。“对所从事的研究一定要有兴奋感。激情很重要,再加上一点才干,就是锦上添花。”他说。面对中国的大学生,朱棣文表示:“要说有什么不足,可能是你们比较崇拜权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要敢于怀疑前人,像那个刚进哈佛就对校长说‘我跟踪了几年您的数据,我发现它们有错’的一年级新生那样。人脑不是容器,不是往里填东西,而是要不断问自己:这东西也许是家长要求的,也许是老师塞给你的——它对我有意义吗?这是我成长的体会。”对于每一个中国年轻学子,朱棣文建议,要能够专注于一件事,而这件事可以是任何事,超过个人的舒适、意愿,有一股源源不绝的热情推动、探索,但却不是打发时间式地专注于某些事情。“特别是青年学子最好要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追求,对于在乎的事情,尽力达到。”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