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公交集团获悉,因部分市民乘车素质问题,300多条运营线路每天都有人向投币箱中投入各类假币、残币,导致公交集团每年都面临20多万元假币、残币的困扰。据公交集团估计,去年假残币共217728元,预计每天公交车上清点出将近600元假币、残币。今年到目前为止,收到12.87万元假币、残币,平均每天650元。
据了解,公交集团点钞中心每天清理出来的假纸币、假硬币、残币五花八门,其中多数为残币,此外还有颜色与钱币相近的花纸、娱乐场所的游戏机币,及韩币、日币等。
针对个别人的这种行为,公交集团没有更好的办法杜绝,只能提醒司机严加防范,态度诚恳地要求乘客把裹在一起的零钱打开。此外,真硬币进入投币箱时的声响与假硬币不同,还要求司机锻炼“听力”,在乘客投币的时候仔细听声响辨真伪。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乘客数量多而无暇顾及,所以大量假币、残币仍防不胜防。
逃票乘客制造残币
记者采访中发现,公交集团收到的残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残缺处都比较整齐,像是对折后撕开的。
公交二公司1路车队长姚国胜告诉记者,几天前两名年轻人在上车前将一元纸币对折撕开,正巧被司机和坐在前排的乘客看见。
一些公交车司机说,个别乘客为了省钱会使用这样的办法,他们发现过很多次,还有一些人将假纸币或游戏机币等投入票箱,以逃避车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项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第四十三条中详细说明了毁损人民币造成的后果: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到银行兑残币遭拒
公交公司的库房里假残币一天天在增多,点钞中心的服务人员清点、整理当日的假残币就得花上一天时间。个人手中的残币可以拿到银行进行兑换,可公交公司要兑换收到的大量残币时,却遭到一些银行的拒绝。
“我曾经拿着300元粘贴好的残币到银行去兑换,但被拒绝了,而且银行不给拒绝的理由。”一位公交公司的点钞人员道出苦衷。因此,公司的残币越压越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对于缺少了一半的一元残币,《办法》中第四条明确指出:残损人民币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不含四分之三),剩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那为何银行不给公交公司的半张残币予以兑换呢?一名银行工作人员透露,收到残币后,银行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整理和清点。(记者狄慧 通讯员张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