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京津城际铁路有个好听的名字——“银链”,这条“银链”不仅串起了北京和天津中心城区,而且不断向前延伸,继城际列车开进塘沽站后,未来还将开进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于家堡。滨海新区核心区域规划有着怎样的宏伟蓝图?未来响螺湾地区将发挥什么作用?市规划局总规划师霍兵等专家向市民做了介绍。
响螺湾商务区效果图 本报资料图片
名企明汇“水滴”
瞄准中高端人才
本报讯 昨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由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主办的天津市第十九届“世纪星”大型人才交流会明日将在本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举办。届时,大连海昌集团、美亚汽车、摩托罗拉、津能集团等400余家知名企业参会,带来地基工程师、给排水人员、网络工程师、日语翻译、财务主管、质量控制、销售主管等6000余个职位。求职者依旧可以免费进场应聘。
据了解,随着《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方案公开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未来小白楼、西站、中新天津生态城、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等将承担本市金融、商务办公、高端商业、物流及文化娱乐等功能,而新建、在建的一批重大项目,必然需要一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招聘会主要招聘工程技术、管理等中高端人才,除了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应聘者还应至少具备2-3年的工作经验。此外,也有一批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工程预算、英语等专业需求比较热门。记者 侯砚
于家堡金融区
与市中心城区及北京互动发展
于家堡金融区是集中展示滨海新区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标志区,规划突出滨水、人文、生态特点,形成集金融办公、商业服务、配套公寓、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金融商务中心,以京津城际铁路引入于家堡金融区为契机,实现与天津中心城区、北京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
起步区依托于家堡车站
建星级酒店聚集功能区
于家堡金融区位于塘沽区海河北岸,规划占地面积3.8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900万平方米。
规划结构方面,以中央林荫大道作为城市发展主轴,两侧功能均衡布局。在地块内部,按照窄街廓、密路网的规划布局原则,规划了金融办公、商业服务、配套公寓、文化娱乐等一系列功能。
交通组织方面,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步行交通和地下通道相结合,形成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空间形态方面,严格控制滨水地区的建筑高度,形成由滨水空间向腹地逐渐升高的空间形态。以城际车站为中心形成的北部组团将成为天际线的制高点,于家堡南端将成为次高点。
于家堡起步区位于于家堡金融区西部,与响螺湾商务区隔河相望,规划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起步区以京津城际于家堡车站为依托,形成以金融办公、商务会议、行政服务、星级酒店聚集的功能区。近期计划启动建设由9栋建筑单体组成的建筑组群,风格各异又协调统一,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
滨海核心区域寸土寸金
车站入地生态绿色节约
京津城际于家堡车站位于于家堡金融区北侧,规划线路自天津站城际车场东端引出,与现有京山铁路并行,经塘沽站向南引入于家堡金融区,线路全长约45公里。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地上站房建筑占地1.7万平方米。
“于家堡站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域,为了不破坏周边景观,节约用地,车站主体建筑全部设在地下。”专家介绍说,规划设计以生态、绿色为原则,运用先进设计理念,采用集中式、半地下布局,方便乘客换乘。
火车站建在地下,总给人一种与自然隔绝的沉闷感觉。对此,专家表示,候车区将充分利用自然光。车站的穹顶像“暖房”一样,可将地面的自然光线引入地下,节约能源。于家堡站在地面上仅有一个二三十米高的顶盖,乘客看到这个标志,很容易找到火车站。地下建筑约有25万平方米,第一层是换乘空间,第二层是京津城际列车和地铁站台,第三层也是地铁站台。
“蛋壳”车站建在公园内
风景如画方便市民休闲
采访中,有专家将于家堡站称为“公园里的火车站”。“于家堡站的出入口都设在公园内,乘客在于家堡站下车后,看到的将是赏心悦目的公园美景!还没听说过国内有这样的火车站。”据介绍,规划将北侧的紫云公园延伸至车站广场,使车站既能发挥重要交通枢纽功能,又能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市客厅。从地面看来,于家堡站的椭圆形壳体像一个美丽的蛋壳,周围是风景如画的景观公园,车站公园和北面的紫云公园相连,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三条地铁汇集滨海新区
于家堡车站辐射力强大
于家堡站体现的是零换乘概念,按照现有规划,于家堡商务中心站将与地铁、公交、长途客运车、出租等交通组织衔接,乘客不用出站就可以完成换乘。据介绍,滨海地铁专线B1、B2线也将引入于家堡站,充分方便滨海新区市民的出行。B1线由汉沽经中新生态城、东海路、于家堡至大沽地区。B2线由石化区经于家堡、塘沽至滨海站。这两条滨海地铁线的于家堡站站台将与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平行,达到“零距离”换乘。南起子牙产业区,途经静海、团泊西北、张家窝、银河广场、胡家园、咸水沽、于家堡至北疆的地铁Z1线也将引入于家堡站,方便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京津客去秦皇岛零换乘
沿海旅游市场有待开拓
昨日,到市规划展览馆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在本市一家大型旅行社工作的王女士对滨海新区的轨道交通规划非常感兴趣,她惊喜地发现,地铁B2线将京津城际延长线于家堡站和津秦客运专线滨海站连接在一起。这意味着,未来铁路全部建成后,京津游客如果想去秦皇岛,可以在天津市内乘坐津秦客运专线;也可以乘京津城际列车直达滨海新区,再换乘津秦客运专线。
“以前旅行社一般会采取包车的方式前往秦皇岛,时间在3小时左右,但路上经常堵车,给旅行带来一些不愉快。如今,京津城际与津秦客运专线在滨海新区会合,相信滨海新区和秦皇岛的旅游市场会得到进一步开拓。”王女士高兴地说。
响螺湾商务区
吸引央属大机构进驻
响螺湾商务区位于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海河西岸,北临塘沽海河外滩公园,东与于家堡金融区隔河相望,规划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70万平方米,吸引外省市和央属大型企业办事机构、研发中心进驻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十几个项目开工
响螺湾商务区将与于家堡金融区实现功能互补,通过企业总部、研发、会计、法律、信息咨询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国内外大型企业进驻滨海新区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响螺湾商务区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哈尔滨友联大厦、碧桂园酒店、五矿集团、浙商大厦等十几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规划设计特点多
空间形态方面,形成一个制高点、两个次高点的三峰式天际轮廓,塑造凹凸有致,连绵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建筑设计方面,以先进新颖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体现高品质商业氛围,打造全新的城市风貌。
街道设计方面,通过连续的沿街建筑界面设计,形成整齐有序的城市空间景观,实现城市设计的弹性控制与整体协调。
开放空间方面,形成“一带三庭”的布局结构。东侧规划滨水带状绿地,通过休闲、娱乐的绿色开放空间,丰富城市活动,塑造优美的城市形象,并带动办公、零售、餐饮等项目的开发。沿滨河主路规划三个城市中庭,形成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形成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记者 尹鹏 摄影记者 杜建雄实习生 史莺 通讯员 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