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高新网讯 8月6日,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天津滨海新区支队共计29名队员顺利结束了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实践期间,支队成员积极主动想办法、找资源、借条件,努力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单位的实际需求有效结合,取得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成果。
清华大学滨海支队成员来自机械、热能、电子、数学、经管、软件、环境、材料等14个院系,实践单位分布在滨海新区生物制药、环保、计算机、自动化等领域的十余家科技企业以及新区科委和杨家泊镇政府两家政府机关。滨海支队实践人员规模大、项目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实践项目内容既包括了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出发的“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领域行业研究,又有对前沿领域技术探索的人工智能及图像识别系统、工业机器人VR/AR建模系统的工程开发,涵盖了大数据、图像识别、医疗器械研发等科技创新领域以及物业管理、行业研究、校地合作等社会管理课题。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博士生们完成了19项科研项目,解决了27项技术难题,产生的经济效益估计在162万元左右,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3篇,完成外文翻译7.3万字,撰写调研报告超过39万字,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和讲座论坛共计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