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上午,滨海新区新港街舞蹈队来了一名专业舞蹈教师,5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一下子挤进30多名社区舞蹈爱好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新港街为50多个民间团体相继配备了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的指导激发居民的参与度,使居民由“社区人”逐渐转变为“社团人”。截至目前,新港街从原先的2家社会团体,发展至94家,居民社团覆盖率高达90%以上。
据新区民政部门统计,从1991年新区首批29个社会团体发展到2010年的270个;而民办非企业单位,也从10年前的82个发展至237个,如今新区内各类社会民间团体组织已经达到了1600余个。通过“政府投资、社会化运营、专业团队管理、公众参与”的模式,滨海新区发挥社区民间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大大拓展了社区服务、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此外,区民政局前不久还与开发区和保税区启动了滨海新区社会组织孵化器试点建设工作,大力培养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多种新型社会团体。目前,社会民间团体这支主力军已经参与到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当中,逐步实现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之间的互补。(袁晓峰)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