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天津市有关部门公布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的目标:到2015年,聚集形成创新药物、半导体照明、绿色电池、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总数达到1.65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5%,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了这一目标,未来五年,天津市将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使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显,聚合能力不断增强,形成有天津产业特色的科技企业集群。
天津市将加快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地对聚集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载体服务功能,逐渐形成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用新材料、绿色电池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同时,还将发挥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航空配套产品和服务、风力发电配套设备、汽车电子、半导体照明材料和产品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中国科学院天津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学院、国家海洋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增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培育形成生物制药、工业生物、海洋科技、创意产业、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此外,滨海新区的聚集资源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在滨海新区不断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下,将聚集更多的国家级研究院所,带动形成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成套装备等一批企业集群;并建设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国家高技术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转化,带动形成下一代移动通信、超高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高技术企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关阅读:
十二五期间 滨海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万家
滨海高新区确定了“万千百十”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万家以上,其中核心区达到6000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详细】

《滨海观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促进滨海高新区发展的主体力量》
滨海高新区设创业引导基金 支持“科技小巨人”
记者从天津滨海高新区获悉,为了支持“科技小巨人”快速发展,该区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专家委员会,并设立了滨海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详细】
滨海高新区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纪实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7年10月,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随后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增添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意志。【详细】
滨海高新区“十二五”实施20项措施培育“小巨人”
记者从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滨海高新区作为天津市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起步最早、聚集效应最强的区域,“十二五”期间将遵循“万千百十”的发展目标,通过推动五大工程、实施20项具体措施、落实22条支持政策,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创新创业的领航区。预计到“十二五”末,该区域将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详细】
滨海高新区2亿帮扶科企 打造创新创业领航区
全市“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动员大会暨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会召开后,滨海高新区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研究具体措施,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切实抓好落实。今年该区将通过推动5大工程、实施20项具体措施、落实22条支持政策,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创新创业的领航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