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从天津市水务局了解到,天津市独流减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得市发改委正式批准,这标志着计划建设工期4年的本市重点防洪工程——独流减河治理工程进入实施阶段。该工程建成后,独流减河将达到3600立方米/秒设计行洪能力,有效巩固海河流域大清河系防洪通道安全。
独流减河位于天津市市区南侧,途经西青、静海、大港三个区县,其左堤是保护市区及滨海新区防洪安全的城市防洪圈的南部防线。1993年,《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将独流减河行洪能力由3200立方米/秒增加到3600立方米/秒。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河道及河口淤积、堤防塌陷、河道内芦苇阻水等问题日益严重,河道行洪能力目前已不足2000立方米/秒,与规划设计行洪能力差距较大。加之右堤未经加固处理,堤防老化失修严重,给滨海新区和南部重担规划建设区域带来巨大的防洪安全隐患,急需治理。
据悉,该工程计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扩挖、清淤67公里;右堤复堤加固51.46公里,团泊洼、北大港水库段迎水坡堤防护砌26公里;穿堤建筑物维修加固8座,拆除重建16座,新建1座;堤顶硬化路面53.88公里;新建生产用房1240平方米、护堤房4080平方米。该工程完成后,将提高独流减河行洪能力,缓解大清河系防洪压力,切实保障滨海新区部分地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团泊新城、静海新城、南港工业区等区域的防洪安全。(记者 白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