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这意味着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今年节能目标任务艰巨。
在此大背景下,滨海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本市于去年成为国内首批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两个城市之一,新区作为本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工业节能方面同样功不可没。据悉,到明年,新区单位GDP能耗将比去年下降8%,走在全国前列。
钢铁行业打头阵
节能重点在工业,钢铁工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新区企业走在了全国前列。记者昨日从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总投资8400万元的天钢能源管理中心全面开工。该项目日前获得国家工信部840万元的财政补贴,并率先拿到了由兴业银行携手国际金融公司共同设立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共计4390万元。5年内,该公司通过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将达到节约标煤6.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7.6万吨的“绿色”效果。
不仅如此,天津钢铁在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方面同样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天津钢铁与北京国发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就159台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设备,签订了变频节电改造合同。今年3月份已全部完成所有设备改造,经过运行和测定,改造后的设备最高节电率达66%,最低节电率为12%,年可节约电能2806万度。据悉,按照当时双方约定:节电率达到实现预期的12%以后,进入效益分成期,按月对节省电费效益进行分成,比例为2∶8(天钢2,合作厂家8),直至分成款达到北京国发总投资,分成自动结束,设备转入天钢固定资产管理。
节能交出漂亮成绩单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9年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汇总表》显示,滨海新区13家企业完成或超额完成2009年度节能目标,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企业达8家,这些企业多集中在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工业领域,完成进度在100%-500%之间。例如:“十一五”节能目标按万吨标准煤计算,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目标为4.24,完成进度120.33%;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目标为10.36,完成进度261.4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节能目标为2.35,完成进度575.32%。
目前,滨海新区全区工业能源消耗占区内能源消费量的80%-85%,工业节能成绩的取得有赖于新区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根据最新颁布的《滨海新区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出台的《滨海新区促进节能降耗鼓励办法》,滨海新区每年将设立不少于4000万元的区级节能专项资金,重点做好工业节能等6方面工作,工业节能项目最高可获得300万元财政补助。
据悉,在“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收官之年,滨海新区还将加快建设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完善大港油田港东污水处理厂等管网设施;完成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等电力企业脱硫项目。根据规划,到2011年,新区单位GDP能耗将较2009年下降8%。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降低20%,年均下降4.4%。(记者 王森 见习记者 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