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唐山南湖生态城管委会3月初发布的公告,3月25日前,修建在南湖公园的收费性地震纪念墙将被拆除。这座由企业投资兴建,交费才能刻名,运营方式类似于公墓或者塔陵的地震纪念墙,从未获得唐山规划部门的建设施工许可,却在南湖公园里大兴土木,在争议中建起,大张旗鼓地收费,数年后偃旗息鼓,退费拆墙,黯然收场。因其牵涉着24万唐山大地震遇难者的亡灵,及数量更多的遇难者亲属,这座曾经被华盈公司宣传为“唐山哭墙”的收费地震纪念墙,从建到拆,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1年10月28日,前身为河北华盈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华盈集团与美国绿世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拟定在唐山市南湖公园西北部塌陷区合资开发兴建地震科普纪念园。一个月后,此项目经唐山市计委批准立项,2002年5月31日,唐山市规划局提出选址意见,同意在南湖公园西南部采煤塌陷区建设地震科普纪念园。从立项到选址,华盈公司基本在按照规划审批的程序运作。然而到了项目建设审批的关键步骤,却开始偏离正常轨道。
2003年,美方自行解约退出。2004年年初,华盈集团与新合作伙伴——香港世纪星企业(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地震科普园。这次,他们选择了在未取得建设许可证的情况下自行动工修建地震纪念墙,并开始宣传地震纪念墙项目,动员地震遇难者家属交纳刻名费。
2006年地震纪念墙被唐山规划部门正式宣布为非法,时任华盈公司董事长的王立祥仍不认为真的会有人来拆他的纪念墙,“让他们拆拆看,谁敢来拆!上面刻了上万死者的名字,得有多少个家庭阻止。政府如果强行拆除,不引起动乱才怪。”王立祥当时曾信心满怀地对媒体记者说。
去年,由唐山市政府主持建造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在地震遗址公园正式完工。园内共建5座纪念墙,其中4座纪念墙用来镌刻24万罹难者的名字,另一座刻写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介绍。纪念墙高7.28米,寓意大地震发生日7月28日;纪念大道宽19.76米,寓意大地震的发生年1976年。公益性地震纪念墙的建起,可谓顺应民意,也给“收费哭墙”的闹剧画上了句号。(尚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