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智慧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集团公司是有着多年经营历史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是土生土长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创建于1994年,现已发展成为包括包装印刷、通讯线缆、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教育、汽车销售维修、金融投资等在内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综合型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该集团年产值超20亿元,利税超亿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袭来,世界经济大滑坡,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影响日益显现,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作为全国行业百强企业、本市农业系统企业集团十强之一的华明集团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集团能否继续实现持续发展?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该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乃兰。
眼前的刘乃兰——平凡的外表,质朴的话语,浓重的天津口音,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管理着有过亿资产、几千员工企业的商界女强人,更像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大姐。谈到金融危机对华明集团的影响时,刘乃兰告诉记者:“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确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尽管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危机中存在商机,挑战中蕴藏机遇。在金融危机带来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谁准备充分、应对有力,谁就能抢占先机、把握主动。目前集团涉及不同行业的业务没有一个陷入困境,这得益于企业几年前就开始的产业结构调整。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按照市委及区委提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动员大会要求,华明集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调整战略规划,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和行业不同要求,今年将在巩固好现有基础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继续加大投入,将全力保生产、保工资、保增长,不减员,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与和谐稳定做贡献。”
刘乃兰坚定地说:“我们在集团年会上对全体3000余名职工承诺:在金融危机面前,决不让一个职工下岗失业,决不降低工人工资,有力地凝聚了人心,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其实,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危机面前缺乏应对的信心和办法。我相信金融危机是困难,是机遇,更是挑战,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人说,船小好掉头,我倒觉得船大挡风浪。目前,华明集团以攻为守,把加大高质高端项目投入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手段。为做大做强华明集团,集团筹划了新一轮创建规划。在华明工业区内,一个占地1027亩的现代化华明集团产业园正拔地而起。产业园采用国际先进的工业园模式,按照国际化工业基础设施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将形成高科技综合性生产基地。在已经建成的项目基础上,2009年集团产业园经济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商贸楼、有容安波一期工程、盛华投资项目、宽达水产项目、丽旺防腐项目共计6个项目将全面开工,并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力争实现当年达产当年见效。华明集团产业园整体建设投入将达10亿元,预计2009年开始先后投入运营,满负荷生产后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创利税2亿元,实现利润4亿元,创造就业岗位7800余个。”
“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准就受穷。只有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几年大规模、持续性的技术改造,让华明集团有了今天这样良好的局面。集团包装印刷企业先后从德国、韩国、法国等引进大批先进设备,同时,抽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派往各设备生产国进行技术培训,大规模脱胎换骨式的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提升了集团包装印刷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印刷厂从2005年至今已累计完成80余项技改项目。2008年成为天津包装行业第一家获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的企业。”
采访最后,刘乃兰告诉记者:“我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全区企业一定可以凝聚力量、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共同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
凭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心,不披“棉袄”、不靠“火炉”过金融危机“严冬”的刘乃兰正带领着华明集团公司,迈向更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