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市司法局了解到,从现在开始到4月份,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活动。同时司法机关提醒市民不要参与非法集资。
涉及行业领域广泛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与非法集资有关的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
据了解,打击非法集资的重点领域有四类。第一类是投资理财;第二类是种植、养殖;第三类是传销;第四类是利用网络进行诈骗。
本市侦办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从行业看,涉及证券、房地产、商贸、农业、林业、养殖业、医药、文化等领域;从人员看,涉及下岗职工、退休老人等弱势群体和学历较高的“白领”;从地域看,已从经济较发达城区扩展到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地区。
手段多样危害严重
不法分子为迎合公众投资获利需求,通常许以投资者高于金融机构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率,诱惑公众投资。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另外,狡猾的不法分子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先期往往按约定支付高额回报。部分先期投资者得到好处后,一方面加大自己的投资量,另一方面动员亲朋好友加入投资者行列,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放射效应,使存款数额和投资人数迅猛增加。
再有就是为了增加可信度,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合法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貌似合法的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甚至还邀请名人加盟,赚取所谓的“名人效应”,大大增强了迷惑性。由于投资者同样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获取高额回报参与其中,一旦出现问题,其结果只能是血本无归。
“望闻问切”杜绝悲剧
望:细心观察与核实各种集资形式是否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闻:耳听八方,多方面收集信息,了解国家关于社会集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当前非法集资的主要形式和特点。目前有关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又加大了对社会公众的风险提示。投资者可以通过媒体关注有关部门的风险提示,关注有关部门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
问:要对各种集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询问和咨询。投资者一定要详细了解集资者的资质情况、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多发问、多质疑。另外,尽可能向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法律政策和业务咨询,及时反映和举报有关情况,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切:就是要对某种集资行为进行辨别和甄别,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投资选择。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不要受高额回报诱惑。